许多人认为少女痛经是天经地义,等结婚生完孩子自然会好。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普通妇科主任易晓芳强调,有一种痛经的元凶甚至会影响未来受孕。这种元凶的学名叫做子宫内膜异位症,简称内异症。



今天是世界子宫内膜异位症日。近年来,这种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高达10~30%的常见疾病,患病年龄正在呈现低龄化的趋势。


子宫内膜异位症,顾名思义,子宫内膜长到了子宫腔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,这些异位生长的子宫内膜会随月经周期而变化,却不能像正常的子宫内膜能够脱落排除体外,久而久之,出现一系列相关症状,例如最常见的痛经。


病灶又深又广,让她痛到无法行走


L女士,继发痛经10年,上学时曾走在路上痛到胃痉挛,瘫倒无法起立。此后,L女士经历过两次巧克力囊肿剥除术。近3年来,她的左侧臀部一到经期就痛。外院的检查提示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,期间她尝试了各种药物治疗,无一起效,渐渐地,她甚至无法站立行走。


面对第三次复发,经过充分的评估,易晓芳主任团队决定为她尝试微创手术。然而,术中发现,病灶纵向地,向直肠肌层浸润;横向地,向左侧闭孔内肌延伸——这是导致左侧臀部疼痛的原因。


已经接受两次囊肿剥除的L女士,盆腔粘连极其严重,且卵巢功能已明显下降。如何在清除病灶的同时保护患者生育力,是对医生提出的第一个难题。另外,病灶位置极深,周围神经、血管密布,如何避免医源性损伤,如同在毫厘之间的博弈。易主任团队利用腹腔镜手术对粘连分解、病灶暴露的优势,联合大肠外科、泌尿外科、骨科的多学科,才成功地完成了深部内异灶切除。


本以为只是简单的痛经,却没想到是深部内异症惹的祸;本以为手术剥除巧克力囊肿后就可以正常了,却没想到病灶反复复发,还跑到了“危险地带”。


结合L女士的病史及生育需求,易主任团队为她“个性化”制定了一套长期管理及生育促进方案。目前,L女士正在接受术后维持治疗。摆脱了病痛的折磨,她的生活也逐渐步入正轨。


青春期内异症平均延迟诊断3-12年,疼痛评分4分以上需要就医


在我国,12-18岁这一年龄段被定义为青春期。易晓芳主任坦言,由于年龄、知识缺乏等因素,目前社会、家庭、学校多方面对于青春期女性经期下腹痛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,导致患者就诊率低,使得青春期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被延迟了3-12年。错失最佳治疗窗口期,将严重影响她们未来的生育能力。


易晓芳主任介绍说,VAS评分( visual analogue scale, 视觉模拟评分)把疼痛分为0-10分,0分为完全无痛,10分为最剧烈的疼痛,需要由患者来给自己的痛经程度打一个分,如果评分达到了4分,那么就需要到专业医院进行就诊了。


现在超声检查作为一种较便宜的辅助诊断手段,绝大多数家庭是能够承受的,即使被排除内异症,也可以尽早发现子宫畸形等其他情况。


从专业医生的角度,易晓芳主任指出,青春期内异症患者因为发病时间早,病程会比成年患者长,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为她们保留生育能力。所以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,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。


但需要强调的是,在不久前结束的第13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大会(WCE)上,各国专家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: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疾病,应该像对待高血压、糖尿病一样,做长期的管理。即使进行了手术病灶切除也不代表治疗的结束,我们提倡以病人为中心,多学科参与,包括妇科、外科、以及生殖科等在内,谨慎把握手术指征,规范手术与药物治疗的长期管理模式。


专家呼吁为严重痛经少女设立月经假


目前,无论社会还是家庭、学校对于青春期少女的关注更多的是在学业方面,对于她们的身体健康,主要围绕基本的生长发育情况,而在生殖系统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。易晓芳主任呼吁社会、家庭和学校增加对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科普认识,尤其在校期间,避免孩子在经期进行剧烈运动,因为奔跑、翻滚、跳跃等易导致经血逆流。


而对于确诊了青春期内异症的孩子,更需要社会、学校和家庭树立起长期疾病管理的理念,帮助孩子学会面对与疾病一起生活。


“在临床,确实会遇到一些经期痛到无法忍受的孩子,遇到这样的病人,医院会为她出示一些相关的证明”,考虑到少女的特殊生理、心理需求,易晓芳希望社会能够为这阶段的孩子设立“月经假”,帮助她们健康渡过青春期。